/ NEWS
更新時間:2021-05-31
對于灌漿料大家都了解一些,那么關于灌漿料的流動是越大越好,還是說越小越好呢?
流動度,是用戶在購買灌漿料時會了解的一個問題。在用戶選擇灌漿料產品的時候,很多會要求大于350mm的流動度,認為流動度大了之后,產品就能充分接觸到基礎底層,減少空隙的出現,結構更加的緊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比較片面的。
如果產品流動度的過大,會導致了灌漿料在使用時用水量、漿骨比的增大。產品中漿骨比例增大意味著收縮引起開裂的可能性加大。產品流動過大,易于工人操作,會容易造成操作的不規范,進而影響了它的勻質性。產品在澆灌成型后到產品初凝前,由于產品中的骨料在自重作用下緩慢下沉,水上浮,造成浮漿現象。
表面的產品基體沒有骨料的出現,變成了純粹的水泥漿體,這種情況下是絕對沒有抗壓強度的。并且強度的上升很慢,需要把表面的水分蒸發后,產品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固化,導致了強度的上升緩慢問題的出現。并且非常容易出現表面起粉的問題。
在加固工程中,大流動度的產品在澆筑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在鋼筋下面的灌漿料沿鋼筋下方下沉,鋼筋上面的灌漿料被鋼筋支頂,使灌漿料沿鋼筋表面產生順筋裂縫。
所以灌漿料的加水量一定要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這樣才可以達到一個更好的施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