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chnical Support
更新時間:2024-03-06
灌漿料的制備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原材料準備:準備水泥、細骨料、摻合料、外加劑等原材料。其中,水泥應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細骨料應選用質地堅硬、清潔的天然砂或人工砂;摻合料可選用粉煤灰、礦渣粉等;外加劑應根據需要選擇減水劑、膨脹劑等。
2. 攪拌:將水泥、細骨料、摻合料等干拌均勻,然后加入適量的水和外加劑進行濕拌。攪拌時間應根據攪拌機的性能和攪拌速度確定,一般為1-2分鐘。攪拌過程中應保持攪拌機的清潔,避免雜物混入。
3. 篩分:將攪拌好的灌漿料進行篩分,去除較大顆粒,確保灌漿料的粒度分布均勻,流動性好。篩分一般采用振動篩,篩孔尺寸可根據需要選擇。
4. 調整:根據篩分結果,對灌漿料的配合比進行調整,以滿足性能要求。調整過程中,應重點考慮水泥、細骨料、摻合料的比例,以及外加劑的種類和用量。
5. 包裝與儲存:將制備好的灌漿料進行包裝,一般采用塑料袋或紙袋包裝,包裝規格可根據需要確定。灌漿料應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倉庫內,避免受潮。
6. 施工:將灌漿料運至施工現場,通過專用設備進行高壓灌漿施工。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灌漿料的配合比,以滿足施工要求。
注意事項:
1. 制備灌漿料時,應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和配合比,確保灌漿料的性能符合要求。
2. 攪拌過程中應避免產生氣泡,如有氣泡應進行消泡處理。
3. 灌漿料的儲存期一般為3個月,超過儲存期應重新檢驗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
4. 灌漿料施工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外加劑,以調整其流動性、粘結性等性能。